10月16日,第二届湾区半导体投融资战略发展论坛在2025湾芯展中举行。论坛中,首期规模50亿元的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赛米基金”)正式揭牌。
前沿产业要取得突破,必须采取超常规支持力度。赛米基金将重点投向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构建自主可控、高效协作、均衡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供应体系。从产业基金投入到资本市场加持,深圳金融活水不断增添“芯”动能。
产业基金助力创新创业
“我们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硬科技,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的投资数量和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深创投副总裁王新东说。在这家中国头部创投机构的支持下,中芯国际、华大九天、中科飞测、澜起科技等一众业内响当当的半导体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着力自主可控、高效协作、均衡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供应体系,深圳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力度。记者在论坛上获悉,赛米基金的重点投向领域为通用及专用算力、新型架构存储、光电子及传感器等芯片,以及关键制造设备、零部件及材料与先进封测等核心领域和薄弱环节。该基金是深圳“20+8”产业基金之一,将孵化出更多企业助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赛米基金的管理人为深创投下属全资企业福田红士和深重投下属全资企业重投资本,投资阶段以初创期、成长期为主。“赛米基金将发挥双GP的产业加资本优势,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在半导体行业演进中,从众多扰动因素中寻找确定性机会,围绕核心理念筛选交易。”王新东说。
他表示,赛米基金将助力深圳构建全谱系、全品类、全链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在运作中坚守长期主义,践行价值投资,为新质生产力注入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同时,导入庞大企业生态圈资源,提供丰富的实践应用场景,进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资本市场向高成长敞开大门
依托深交所、背靠港交所,深港两地互联互通、开放包容资本市场为高速成长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借助湾芯展平台,来自深港两地交易所的专家解读上市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对于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有力扶持。
“据不完全统计,深市共有49家半导体上市公司,市值超1.5万亿元,涵盖半导体材料、设备、封测、EDA软件、制造、芯片设计等多家龙头企业。”深交所市场发展部副总监陈蔚恒表示,创业板支持通过创新、创造、创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企业发行,积极推动符合板块第三套标准的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港交所环球上市服务部副总裁陆琛健表示,港交所在过去10年中IPO累计募集资金位居全球首位,原因就在于不断改革完善上市制度为创新科技企业融资拓宽道路,其中18C服务特专科技章节中就包括了半导体企业,提高了市场包容性。
当前,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已经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为了抢占这一前沿技术的制高点,深圳逐步构建起“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等“六个一”工作机制,在金融活水的不断注入下,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产业生态持续完善。
深圳居中国“芯城榜”第一梯队
10月16日下午,在“湾芯展”第二届湾区半导体投融资战略发展论坛上,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深圳发展改革研究院)正式发布半导体产业级评估体系《中国芯城榜》《中国芯锐榜》,以产业集聚、产业创新、产业成长、产业特色四大维度,为337城精准“量芯”,上海、北京、深圳领衔第一梯队,长三角五城以特色制造破局,中西部七城借第三代半导体等错位突围。
全球半导体产业多极竞争加剧,中国城市正以差异化路径卡位新周期。首度发布的《中国芯城榜》提出,全球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迎来新一轮周期上升,各环节充分受益实现快速增长,EDA、设备、制造等环节近五年增速超10%;国内半导体产业规模实现跃升式增长,2024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设计、制造、设备等环节增速迅猛。但产业链呈现“短板仍短、长板渐长”的特点,先进工艺、先进封装等环节存在卡点,而EDA、设备等配套环节快速发展,行业并购重组活跃。
在区域布局上,国内形成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三极式发展格局,长三角为综合枢纽、大湾区为市场先锋、京津冀为基础支撑,实现全链协同、功能互补、梯度竞争,推动产业整体进阶。
再看《中国芯锐榜》,根据2023年-2025年9月投融资数据,评选出云侧AI芯片、端侧AI芯片、汽车芯片、通信芯片、新型架构芯片五大高成长黄金赛道;并从1232家企业中遴选出50家高潜黑马,其中76%企业成立于2020年后。
记者注意到,此次深圳入围的8家企业主攻车规级与RISC-V架构。其中包含通信芯片赛道的斑岩光子、归芯科技,端侧AI芯片的迈特芯,汽车芯片的欧冶半导体、元视芯,云测AI芯片的深流微、希奥端,以及新型架构芯片的优智创芯。
国际供需对接会亮相湾芯展
17日,作为“湾芯展”2025的重要配套活动,中国制造出海国际供需对接会在深圳举行。本次对接会旨在为企业提供从市场信息、金融支持到实务操作等全方位出海指南,帮助企业精准对接国际资源,规避风险。
对接会现场举行深圳先进制造业供应链创新服务平台揭牌仪式。该平台聚焦先进机电制造,坚持战略导向、市场导向、客户导向,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信息链、金融链”四链融合主线,协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深圳出海e站等战略生态伙伴,提供涵盖资源集采、出海护航、金融服务、数字贸易在内的全流程、端到端集成服务解决方案,推动外贸稳规模、稳份额、稳增长,服务大湾区乃至全国制造业“产供销、内外贸、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助力“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更深嵌入全球价值链核心环节、加速迈向全球产业链高端。
记者了解到,该平台由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旗下核心供应链企业苏美达股份、深圳市前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共建,依托合资实体深圳市鹏美达供应链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专业运营,融合央地国企协同、深圳生态沃土、全球资源网络等多重优势,致力于以数字化全球化的供应链创新,加快中国制造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以“践行国资担当,护航中企破浪出海”“深圳出海e站通服务企业出海推介”“创新跨境金融服务,支持企业稳健出海”“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出海现状及展望”等为主题进行分享,议题涵盖供应链平台搭建、跨境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先进制造业出海现状分析以及企业实战经验分享等,力求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信息与服务。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育是城市的活力,旅游是城市的窗口。站在“十五五”的门槛前,如何让文体旅产业更好地赋能城市发展、滋养市民生活、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10月17日,市政协文化文史委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职能部门有关负...【详细】
10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运龙主持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会议决定,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将于本月底召开。主任会议建议,常委会会议将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决定草案,以更好支...【详细】
截至2024年底,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超万亿;外贸进出口总额跃居全国城市首位,出口实现“32连冠”;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