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深圳交出了一份火热的假日经济“成绩单”!据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数据,全市接待游客920.2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12.4%;旅游总收入89.4亿元,增长17.6%。
对比可以发现,在游客人次和收入都取得双位数增长的同时,收入增速跑赢旅客人次增速达5.2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外游客在深圳有更强烈的消费愿望,深圳的假日经济有着更强的“吸金力”。
消费增量的来源之一当然是“买买买”,各大商圈异彩纷呈的主题活动、政府补贴政策带动的家电热销、华强北丰富的电子产品……都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但更让人欣喜的是,服务消费带来的新亮点。
其一是演出经济火力全开。王力宏“最好的地方”巡回演唱会在深圳连续举办五场,也一举带旺了场馆周边的消费。据推算,王力宏演唱会的总票房预计高达5亿元左右;另据统计,大运中心周边重点商圈总人流量达132.1万人次,环比增长85.27%;营业额突破1.08亿元,环比增长80.94%。深圳原创中国首部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在明华轮火爆上演,国庆期间所有演出场次全部售罄。此外,深圳原创首部跨界融合新粤剧《决战之燎原》、“听见中国,听见你”中国原创音乐盛典、英文原版音乐剧《倒数时刻》等各种丰富的文化演出,在带来直接收益的同时,都衍生出了众多消费场景。
其二是体育消费如火如荼。全球规模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前海冰雪世界,仅仅在国庆假期前三天,每天接待游客人数就超过3.3万人次,其中雪场日均人流量约5000人次,门票全部售罄。此外,2025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深圳大师赛、全市公园举办的特色主题活动、户外徒步和城市骑行的盛行等都为深圳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深圳服务消费的兴起之所以更让人欣喜,是因为它具有更强的赚钱能力。在各类消费中,实物消费在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触及“天花板”,耐用品消费则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而服务消费的“蛋糕”能做得更大,同时能取得更高的附加值、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今年9月16日,服务消费获得政策力挺。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19条具体措施,推动中国成为超大体量的“消费大国”。这足以证明服务消费的重要性和与当下经济发展形势的契合性。
深圳的经济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领先、管理人口达到两千万,同时有众多高规格的演出和运动场馆,城市配套完善,再加上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出色,因此在发展服务消费上具有明显优势。扬己所长、深耕服务消费,深圳必将获得更大消费动能并推动经济走向更高质量发展。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育是城市的活力,旅游是城市的窗口。站在“十五五”的门槛前,如何让文体旅产业更好地赋能城市发展、滋养市民生活、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10月17日,市政协文化文史委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职能部门有关负...【详细】
10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运龙主持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会议决定,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将于本月底召开。主任会议建议,常委会会议将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决定草案,以更好支...【详细】
截至2024年底,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超万亿;外贸进出口总额跃居全国城市首位,出口实现“32连冠”;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