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深圳网 » 要 闻 » 深圳 » 正文

深圳公共建筑越来越“聪明”

2025-09-19 09:48:15 来源:深圳特区报

在公共洗手间遇到紧急情况可一键报警、教室配置智能冷暖新风设备、单人办公室设生命体征监测报警系统……这些人性化、智能化服务场景将很快在深圳成为现实。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近日发布《公共建筑全屋智能工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标准》),标志着深圳公共建筑在深化应用全屋智能技术方面有了地方标准,即将落地实施。

所谓全屋智能,是指基于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实现空间内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新建、改建、扩建和既有公共建筑的全屋智能系统设计、建设和运维。

《标准》针对以下五类典型空间提出全屋智能设计和建设要求,分别为:办公类空间(多人办公室、单人办公室),会议与会客类空间(会议室、多功能厅、报告厅、商务接待室),教学类空间(普通教室、专用教室),文体类空间(演艺用房、辅导培训用房、图书阅览用房、活动用房),医疗康养类空间(康养室、病房、诊疗室),生活服务类空间(餐厅、食堂、宿舍、休息室、客房、公共卫生间)。

《标准》要求,项目应根据空间功能和用户需求配置合适的场景模式,通过现场智能面板、智能控制屏和语音控制设备等实现对空间内设备的场景模式控制。项目还应根据空间功能和用户需求,利用传感器监测环境指标和空间内人员状态等,实现对空间内冷暖新风设备、灯光设备、遮阳设备和多媒体设备等智能联动控制,结合历史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分析,可实现对人员活动预判并联动控制相关设备动作。

值得关注的是,《标准》规定,根据空间功能和用户需求,可设置智能机器人与全屋智能系统联动,提供更智慧和便捷的服务。记者注意到,根据《标准》,上述典型空间中,智能冷暖新风设备、智能照明设备、智能插座和智能安防系统等是标配。而在病房则配备毫米波雷达监测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可提供卫生间跌倒和滞留监测报警。此外,在办公室、食堂、宿舍、客房等空间,配置机器人系统,提供配送服务;在公共卫生间有设置紧急报警按钮或拉绳式报警按钮以实现紧急报警; 在单人办公室特设智能系统,可实现生命体征监测报警。

责任编辑:吴青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深圳市政协召开“深聊会” 为深圳文体旅发展“十五五”规划出谋划策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育是城市的活力,旅游是城市的窗口。站在“十五五”的门槛前,如何让文体旅产业更好地赋能城市发展、滋养市民生活、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10月17日,市政协文化文史委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职能部门有关负...【详细】

深圳政府在线文旅2025/10/20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将审议多项法规及民生报告

10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运龙主持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会议决定,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将于本月底召开。主任会议建议,常委会会议将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决定草案,以更好支...【详细】

深圳政府在线头条新闻2025/10/20

韧性强 潜力大 活力足 深圳经济发展高位攀登向上向好

截至2024年底,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超万亿;外贸进出口总额跃居全国城市首位,出口实现“32连冠”;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3....【详细】

深圳政府在线深圳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