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组团到深圳购物消费,假期集中赴香港参访高校,跨城通勤商务活动当日往返……今年以来,深港跨境出行客流量屡创新高,8月16日陆路口岸出入境旅客高达102.71万人次。这既是深港“双向奔赴”、粤港澳大湾区活力四射的体现,也考验着两地口岸通关、交通接驳、服务配套等。记者了解到,近期深港高层在深圳举行会晤,就进一步加强合作更好满足市民游客通关需求等进行了商讨。
8月以来深港陆路口岸频频刷新单日客流量历史纪录
当前正值暑假旅游旺季,深港跨境出行迎来客流高峰。市口岸办公布一组数据显示:8月9日-10日连续两天,深港陆路口岸单日出入境人次均突破100万,两日累计达203.46万人次,刷新历史周末纪录。上次历史周末纪录为2025年7月26-27日,两日累计达197.18万人次。8月16日,深港陆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达102.71万人次,创单日客流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出境客流达46.81万人次,入境客流达55.9万人次。
从近3年公开数据看,2023年,深港陆路口岸累计超1.6亿人次出入境,日均超40万人次,最高峰突破80万人次;2024年,深港陆路口岸日均旅客通关量增至60.09万人次,实行“一签多行”后更是快速增长;今年1至7月,深港陆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达1.405亿人次,日均66.29万人次,刷新2019年同期1.367亿人次的历史最高纪录,8月份以来更是频频刷新单日客流量历史纪录。
内地访港旅客人数上升为香港经济注入动力
南下北上客流量双双增长,深港“双向奔赴”持续升温。分析认为,当前正值暑运高峰,学生假期与家庭出游旺季,在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家庭亲子游、暑期研学游为主力,与商务往来、日常通勤等客流叠加。一方面,众多香港家庭选择深港口岸便捷往返,来深圳体验主题乐园、博物馆、科技馆等。另一方面,内地学生组团赴港参访高校、科研机构,港澳学生赴深圳及大湾区其他内地城市开展国情教育、进行科创体验等。此外,得益于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成熟便利,两地居民利用周末进行短途休闲购物、探亲访友、体验特色餐饮等已成常态。
香港与内地居民“双向奔赴”是大趋势亦是大好事。香港旅游发展局8月15日发布消息,今年前7个月访港旅客逾2800万人次,同比上升12%。其中,内地旅客逾2130万人次,非内地旅客逾672万人次。香港特区政府入境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以来每逢周末,访港的内地旅客直线上升。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接受采访时表示,内地访港旅客人数节节上升,为香港各行各业的经济活动注入动力。
深港合作推进跨境基础设施服务升级
口岸是开放交流的枢纽与通道,不仅关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涉及市民游客高品质出行。
深港两地高度重视口岸规划建设管理,密切配合携手应对每一次通关高峰,持续保持高水平的通关配套服务。深圳方面,今年年初深圳市主要领导专门到海关、边检等部门调研,希望推出更多新举措优化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今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深港基础设施“硬联通”,对口岸规划建设作了具体安排。香港方面,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表示,自深圳恢复“一签多行”后,访港旅客数字持续上升,香港特区政府也作出多项特别安排,确保各项接待旅客环节运作畅顺。深港双方还联合成立了深港口岸规划建设工作专班,由深圳市分管副市长和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共同主持,今年分别在香港和深圳举行了专班工作会议,具体商讨对接口岸有关工作。
8月18日,深港两地高层在深圳会晤并达成一致意见,将加强合作更好满足陆路口岸通关需求。其间深圳方面表示,将持续强化深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规则衔接,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协同升级,推动口岸通关查验模式改革创新,优化通关便利化,更好服务大湾区要素便捷流通和市场一体化建设。香港方面表示,将持续加强沟通合作,因应最新趋势作出前瞻部署,强化联动通报机制,完善沟通与资讯共享及发布,提升口岸通关能力。
记者了解到,深港陆路口岸及配套服务将持续优化。新皇岗口岸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重建后口岸设计通关流量每日20万人次,实施“一地两检”,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旅客通关时间由原本约30分钟缩短至约5分钟。近期,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批准了港铁北环线项目第一部分的财务安排,该项目主线连接屯马线和东铁线,支线直通新皇岗口岸。深圳市也启动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规划建设方案预研招标,预计将与港深西部铁路协同,新增跨境铁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