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深圳市政府答复省政协委员的复函中了解到,深圳市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有17家企业累计完成自动驾驶技术测试超过130万小时,总测试里程达到2441万公里。同时,深圳市正积极编制无人驾驶装备工作指引,旨在从全市全域层面推动多种类型、多种场景下的无人驾驶装备应用。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齐头并进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打造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提案,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办公厅(督查室)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等多个部门共同研究办理,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广东省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深圳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为深圳大力发展车规级传感器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5年,深圳发布了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工作计划表,明确了自动驾驶政策出台、项目落地及规模应用的具体步骤。
企业培育与招商引资同步发力
深圳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零部件企业培育与招引方面同样成绩斐然。数据显示,自2024年以来,深圳通过精准招商策略,新增对接汽车产业链招商和增资扩产项目64个,其中已签约40个,有效延伸和完善了产业链条,增强了产业竞争力。
商业化应用场景逐步开放
商业化应用场景的开放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落地的关键。据统计,2024年,深圳测试车辆的自动驾驶里程占比达到了93.17%,较2023年提升了3.67个百分点。特别是广汽集团与小马智行合作开发的自动驾驶车型,在2025年5月实现了平均脱离间隔里程接近3万公里,显示出其技术适应能力的持续增强。
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稳步推进
目前,深圳已开放了1340条一般测试道路,单向里程共计2601公里,并开通了10条高快速测试道路,单向里程共263.27公里,覆盖了包括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在内的8个行政区以及前海蛇口自贸区,形成了一个全面的跨区测试网络。
此外,深圳还率先将示范运营线路引入市中心区域,允许企业在获得道路运输许可后按市场价格收费。据统计,全市共有508辆车参与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涵盖了出行服务、环卫清扫、厢式物流、重卡运输等多种应用场景。
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
作为国家首批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之一(2024年度),深圳的5G个人用户普及率达到了105.94%,居全国首位,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深圳在南山、福田、宝安和龙华四个先行区协同构建了车联网示范应用环境,进一步夯实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
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进实施,深圳正朝着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迈进,未来将继续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推动产业生态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育是城市的活力,旅游是城市的窗口。站在“十五五”的门槛前,如何让文体旅产业更好地赋能城市发展、滋养市民生活、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10月17日,市政协文化文史委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职能部门有关负...【详细】
10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运龙主持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会议决定,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将于本月底召开。主任会议建议,常委会会议将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决定草案,以更好支...【详细】
截至2024年底,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超万亿;外贸进出口总额跃居全国城市首位,出口实现“32连冠”;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