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深圳网 » 产 业 » 文旅 » 正文

委员热议深圳公园未来:千园千面,让绿色空间绽放多元之美

2025-08-04 15:18:01 来源:中国深圳网

推窗见绿、开门入园,已成为深圳人习以为常的生活图景。截至2024年底,深圳公园总数已达1320个,提前实现“千园之城”目标后,正迈向“公园城市”的更高愿景。如何让这些绿色空间超越单纯的休憩功能,承载更多元的场景,真正成为市民的心灵栖息地?近日,在深圳市政协举办的“委员议事厅”活动中,6位市、区政协委员围绕“深圳公园的1000种美妙可能”展开深入探讨,为公园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千园千面:从“有”到“优”,打造特色化公园体系

“深圳有1300多个公园,能否有1000种不同的姿态?”市政协委员、脉山龙信息技术股份公司董事长汪书福提出“千园千面”的愿景。他认为,未来的公园不应千篇一律,而应各具特色、各美其美,让每个公园都成为独特的生活地标。

市政协委员、华测检测集团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姜华表示认同。她指出,深圳已初步建成涵盖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带状公园、专类公园等在内的多层次体系,下一步应进一步挖掘同类公园的差异化潜力,实现“同中有异、各具风采”。

龙华区政协委员、深圳草图景观设计公司合伙人黄彬凌从市民需求出发,建议在规划阶段就做好统筹,局部突出特色,整体保持平衡。例如,为儿童设置安全游乐区,为老年人提供安静休憩空间,为年轻人打造运动社交场所,实现全龄友好。

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长助理宋岩则提出“时间维度”的差异化思路:通过“错峰共享”机制,提升公园使用效率。例如,白天作为市民休闲空间,傍晚可变身社区运动场,周末则举办文化市集或露天音乐会,让公园“全天候”服务城市生活。

激活“生态+体育+商业”三重潜力

委员们普遍认为,深圳公园蕴含着巨大的综合价值潜力,可成为集生态、体育、文化、消费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空间。

汪书福建议,依托深圳良好的山海生态资源,打造高端运动IP。例如,在鲲鹏径基础上策划国际山地马拉松赛事,通过现场直播向全国展示深圳的生态之美;在社区公园推广“运动积分”制度,市民参与健身可获得积分,并在周边商户兑换优惠,实现“体育+消费”联动。

宋岩提出将公园打造为“没有围墙的课堂”。他建议建立“公园课堂”机制:市级公园聚焦科研与自然教育,区级公园侧重实践体验,社区公园贴近日常需求。例如,在洪湖公园、彩田公园等设置二维码,市民扫码即可聆听改革开放亲历者的口述历史,让公园成为触摸城市记忆的“露天博物馆”。

商业活化反哺公益 探索可持续运营新模式

2025年5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明确,符合条件的公园可开展特许经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对此,委员们建议细化管理机制,实现公益与商业的良性循环。

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副主任王富海认为,当前深圳公园已进入“增内容、提品质”的阶段。通过适度商业化运营,公园有望成为创意产业孵化地、创业就业新空间,既能丰富市民生活,又能减轻财政负担,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姜华指出,仅靠免费基础服务难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适度引入商业元素势在必行。市政协委员、坪山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高洁建议借鉴《天文观察环境保护条例》的分区管理思路,将公园划分为三个层级:

公益核心区:保留基础绿地与公益设施,免费开放,保障公共属性;

兼容区:引入轻餐饮、文创小店等低扰动商业,与公益功能并存;

活化区:灵活布局咖啡馆、市集、露营、潮玩等业态,实行特许经营。

她强调,兼容区与活化区的经营收益应反哺公园的维护与公益服务,形成“以园养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结语:让公园成为城市的“心灵绿洲”

从“千园之城”到“公园城市”,深圳正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的和谐共生之道。委员们的建议,不仅关乎公园的物理空间改造,更指向一种生活方式的重塑——让绿色空间真正成为市民放松身心、交流互动、学习成长、激发创意的“心灵栖息地”。

未来,随着更多创新理念的落地,深圳的公园或将不再只是“绿地”,而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文化记忆的载体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为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圳样本”。

责任编辑:吴青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深圳市政协召开“深聊会” 为深圳文体旅发展“十五五”规划出谋划策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育是城市的活力,旅游是城市的窗口。站在“十五五”的门槛前,如何让文体旅产业更好地赋能城市发展、滋养市民生活、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10月17日,市政协文化文史委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职能部门有关负...【详细】

深圳政府在线文旅2025/10/20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将审议多项法规及民生报告

10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运龙主持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会议决定,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将于本月底召开。主任会议建议,常委会会议将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决定草案,以更好支...【详细】

深圳政府在线头条新闻2025/10/20

韧性强 潜力大 活力足 深圳经济发展高位攀登向上向好

截至2024年底,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超万亿;外贸进出口总额跃居全国城市首位,出口实现“32连冠”;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3....【详细】

深圳政府在线深圳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