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chinashenzhen.com.cn
中国深圳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深圳网> 区县> 大鹏新区>正文内容
  • 大鹏新区以新作为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 2017年12月09日来源:深圳特区报

提要:健全完善生态环保社会组织培育扶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生态文明社会共建等方面制度,构建政府主导下的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行动体系,加快培育企业绿色发展、公众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先行区。

生态文明建设完好地保护了大鹏半岛的青山、碧海、蓝天。“绿水青山”将成为大鹏新区绿色发展的永续动力。

整治后的王母河逐渐恢复生态原貌。

污水管网入户收集生活污水,结束了较场尾片区生活污水污染近海海域的历史。

南澳河将消除黑臭水体,月亮湾的海水将更加清澈湛蓝。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同时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党的十九大在总结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将“推进绿色发展”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强调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明确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从四个方面对今后5年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大鹏新区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践中,结合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以“学懂、弄通、做实”为标准,深刻认识生态文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在新时代的重大政治任务,重点把握建设生态文明在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行动指南,梳理新问题,查找新差距,广开新思路,制定新措施,将丰富的学习成果落实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各项行动中,全面推进新时代大鹏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以新作为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大鹏半岛是深圳的生态基石,承载着深圳的“美丽梦想”。大鹏新区成立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精细管理、提升水平”方针,坚持生态立区,积极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破题探路,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新任务、新要求,为大鹏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面对新挑战、新使命,新区将以新担当、新思路和新作为,全面实施“生态+”发展策略,集中力量攻坚体制改革“深水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源源不断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加快建成高质量高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先行区。

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京东、管委会主任李勇表示,要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不仅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还要有“有所得有所不得”的担当,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要以新作为探索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鹏路径,首先要以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措施保护好大鹏半岛的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成为新区发展的永续动力;同时,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第三,要集中力量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深水区”改革,用科学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好地保护绿水青山,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理念新举措担当新使命

实施“绿水青山”大鹏行动

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大鹏新区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深圳,对生态环境实施严厉的保护,其难度远高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不仅需要有敢于碰硬的勇气、改革攻坚的魄力,还要具备博弈市场的智慧。

大鹏新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区、保护优先,坚守生态基本控制线等10个方面的“控制线”,生态资源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维持在76%以上。2016年新区PM2.5年均浓度由2012年的3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3微克/立方米,远优于上海崇明岛(43)、杭州(49)、厦门(28.4)、湖州(46.1)、青岛(46.4)等湾区城市和珠江三角主要城市平均水平,接近法国巴黎(18)、美国旧金山(16)和日本福冈(19)等一流国际城市标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97,远优于厦门市(3.29)、上海市(4.80)、湖州市(5.02)、青岛市(5.09),空气优良率98.6%优于地理环境相似的上海崇明岛(78.1%);污水处理率从新区成立之初的不到10%迅速提高到今年的95%;近岸海域水质达到海水水质一类标准,优于全国70%以上的海域。多年来,新区舍小利谋长远、舍局部谋全局,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保护了一片弥足珍贵的“绿肺”,为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新时代,大鹏新区将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举措坚决守护好深圳的“生态基石”。

保护行动之一: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科学依据

加快推进“多规融合”保护措施

积极推动大鹏半岛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大鹏半岛陆域和海洋生态红线,加快推进“多规融合”,在坚守面积达222平方公里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基础上,系统协同城市蓝线等规划 “五线”,严格执行核电控制线、海岸线保护带等相关法律法规,以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约束,探索实施更具刚性和约束力的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使之真正成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寻找维护生态安全的最大公约数,严格守护好大鹏半岛的 “绿水青山”。

保护行动之二:

修复生态系统实现自我调节

力争达到国际一流生态标准

新区将加快国家级海洋公园、深圳海洋博物馆、新区海洋珊瑚博览馆等项目建设,并通过项目建设实现对生态环境更好地保护,同时更广泛地推进生态文化的普及与提升;持续开展珊瑚保育行动,海陆统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生态廊道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裸露斑块复绿,强化海洋生态保育和沙滩管理,实现区域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增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

保护行动之三:

多项行动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

以一流景区标准打造“美丽大鹏”

对标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指标,坚持陆海并重、防治并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着力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大力推进治水提质、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等重点工程,实施“河长制+段长制”,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加快水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等环境治理攻坚战,加快实现“蓝天、绿水、净土。

加快建设生态资源环境监测网络,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大数据平台,实现生态资源环境数据整合共享,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和生态环境监管精准化,不断提升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以一流景区标准打造“美丽大鹏”城区市容环境,加快打造一批生态社区、绿色学校、新型产业园区、智慧生态城区、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区、海绵城区等体现“绿色发展”的示范项目,形成大鹏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品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努力“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努力寻找保护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谋划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大鹏方案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大鹏新区在探索绿色发展道路上,努力寻找保护与发展最大公约数,始终坚持并践行的一项根本原则、方法和手段。

在保护中发展,关键在思路。大鹏新区成立以来,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高起点高标准谋划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新区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独特的生态优势、空间的规模优势和产业的后发优势,围绕“三岛一区”的发展定位,着力推动“旅游、生物、海洋”等绿色、高端、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将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据统计,新区累计淘汰转型低端企业超过建区之初工业企业总数的6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45.8%提高到62%。全球最大基因库暨国内首个国家基因库建成并顺利运行;深圳国际生物谷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十大核心创新平台之一,其中坝光核心启动区已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围和全市首批7大“未来产业集聚区”,正瞄准世界一流全力打造国际领先的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引进中高层次和紧缺人才1566名,其中诺贝尔得主2名、院士6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名、国家级领军人才9名,包括“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团队、罗兹曼转化医学研究院等一流创新平台,聚集了84家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医学、生命健康及海洋生物企业,集聚效应明显。

新兴绿色产业的崛起,有效破解了新时代的发展矛盾,带动了经济的稳定增长、社会事业的快速进步,实现了平衡发展、充分发展。

进入新时代,大鹏新区将坚决贯彻十九大关于“推进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山海资源优势,在发展中兼顾保护生态环境和解决社会物质需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加快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发展方案之一:

实施使用环境有偿产业政策

打造粤港澳特色发展典范区

确立、实施生态资源有价、环境容量有限、使用环境有偿的产业引导政策,进一步健全产业“正面清单”制度,实施严格的产业准入、监管与退出机制,坚决淘汰低端落后产能;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将“生物、海洋、旅游”三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力争建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十大核心创新平台和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发展典范区。

发展方案之二: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推动产业与生态高度融合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抢抓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机遇,完美平衡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启动区的科技创新功能、生活功能,实现科技文化与优美的自然生态、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高度融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坝光片区打造成集科技研发、高新技术产业、商业服务和居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知名创新型生态园区典范。力争将其建成国际领先的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发展高地。

发展方案之三:

推动社区集体经济加快绿色发展

在“保护”中满足群众发展诉求

社区是保护生态资源环境的“主战场”,社区群众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主体。只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集体经济绿色发展,在“保护”中满足群众发展诉求、改善民生,才能促使群众自觉保护好“绿水青山”。新区将通过“一区一策”精准施策,引导股份合作公司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项目,参与到生物、海洋、旅游等高端、绿色产业中,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在不断提升民生质量中加强生态资源环境保护, 使新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强烈、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攻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水区”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鹏路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设是关键。唯有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才能长效保护绿水青山,实现绿色发展。

大鹏新区是深圳改革创新的产物,具有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作为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验区,大鹏新区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利器,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近年来,新区积极探索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新制度、新体制、新机制,担当深圳生态文明建设“开路先锋”,率先编制《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成为深圳首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的区级改革方案,推出的34项改革举措有16项属全国先行先试。率先成立“生态资源环境综合执法局”,实现了生态资源和国土空间资源全覆盖的执法监管体制;“编实”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行领导干部生态审计、创新实施生态补偿等探索与实践走在全国前列。

进入新时代,大鹏新区将按照党的十九大“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部署要求,集中力量攻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水区”,着力构建产权清晰、激励有效、监管严格、参与多元的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理清思路、找准路径,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全国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勇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改革路径之一:

推进立法为改革创新预留空间

按照“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要求,加快推进《大鹏新区条例》立法,明确大鹏新区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的先行先试任务,对正在探索推进改革的领域,进行前瞻性规定,为进一步改革创新预留空间。

改革路径之二:

试点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率先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健全完善治气、治水、治污、治海、增绿等方面的制度;加快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改革路径之三:

探索建立以GE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制度

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创新建立统一、规范、权威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绿色发展内容纳入党政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强化提供优质生态公共产品的生态文明政绩观。

改革路径之四:

创新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市场制度

加快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生态资源市场价格制度和市场主体制度,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自然资源优化配置,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改革路径之五:

创新生态文明社会共建制度

健全完善生态环保社会组织培育扶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生态文明社会共建等方面制度,构建政府主导下的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行动体系,加快培育企业绿色发展、公众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先行区。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